神经鞘瘤术后患者发问:为什么我的手术很成功但还是很痛?
时间:2025-03-30 12:10: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医生,我的肿瘤不是切干净了吗?为什么术后半年了,我的腿还是一阵阵刺痛,像是有电流通过一样?”一位接受了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患者问道。
提起肿瘤的手术治疗,大多数人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疾病本身的治疗效果上,比如肿瘤是否切除干净,术后生存率如何,有没有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然而,有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常常被忽视,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是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P)。
上述患者的问题其实指的就是术后发生了神经病理性疼痛,这是手术后神经受损而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常常描述为刺痛、麻木、烧灼感等。它就像一只“隐形的手”,在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反复拉扯,难以摆脱。
最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在《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专门探讨了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将结合这篇最新研究,为大家介绍这种术后“隐形杀手”。
一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是什么?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却凶险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施旺细胞、神经束膜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解剖部位,通常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为20-50%。
由于具有侵袭性强、易侵犯重要神经结构的特点,使手术治疗面临巨大挑战。MPNSTs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强调“干净切缘”,但在追求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往往难以避免神经损伤,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二 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该研究纳入了1990年至2020年期间,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接受MPNST手术治疗的119名患者,并在术后对39名幸存患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疼痛评分(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神经性疼痛问卷(s-DN4)以及生活质量评价(EQ-5D-5L)。
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发现:
1.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非常常见且严重:在39名接受横断面调查的患者中,有82.1%的患者在术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即疼痛评分≥4且伴有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
这一数据远高于以往针对其他恶性肿瘤术后的疼痛发生率(通常为25-30%),这意味着每10个MPNST患者中,有8个会长期受到疼痛困扰。可见对于MPNSTs患者,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要高出许多。
2.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术后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0.566,而美国普通人群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0.851,两者差异巨大。这意味着术后长期疼痛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能力、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3.肿瘤好发部位及受累神经:研究表明,MPNSTs最常发生的部位依次为下肢(42.9%)、上肢(21.0%)、躯干(19.3%)、头颈部(11.8%)及骨盆(5.0%)。在受累神经方面,坐骨神经、臂丛及正中神经最为常见。
图:MPNSTs发生分布图(图片来源 | 原文)
4.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除了疼痛,研究还探讨了MPNSTs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数据显示,女性患者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明显更佳。整体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为65.5%;女性患者的存活率为78.3%,而男性患者的存活率为51.2%(χ2 = 8.06,p = 0.005);未发生转移患者为71.7%,而存在转移的患者则仅为29.4%(χ2 = 19.37,p < 0.001)。
三 如何应对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常迁延难愈,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更好的策略是在术前评估、手术中及术后初期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1.术前评估:术前外科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及手术做好详细的风险评估,明确可能引起损伤的神经,必要时制定神经重建方案。
2.术中神经保护技术:手术中尽可能保护未被肿瘤直接侵犯的神经结构,避免不必要的神经切断或损伤。
3.术后疼痛管理和神经重建技术:采用多模式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加巴喷丁类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神经阻滞、神经调节技术和认知行为治疗。在无法避免神经损伤的情况下,积极采取神经移植或神经重建手术,尤其是近年来新兴的“靶向肌肉神经重建术”(TMR),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或减轻疼痛程度。
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术后长期随访、疼痛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物理治疗,如冷热敷、理疗、按摩,也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
四 未来研究方向在哪里?
下一步研究应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 明确MPNSTs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高危人群特征(如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是否存在疼痛、术前放化疗史等因素);
- 进一步评估各种神经保护和重建技术的临床效果;
- 开发新的术后镇痛和康复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五 小结
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更加重了心理和经济负担。重视术后神经性疼痛、积极预防并采取有效治疗,是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如果你或身边的人经历过手术后持续的神经痛,一定要重视!
如果有类似症状,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咨询专科医生(如疼痛科);
2.记录疼痛变化,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不要盲目焦虑,科学管理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注疼痛管理,科学应对术后康复,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Floris V. Raasveld, et al. Neuropathic Pain Following Surgery for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25). DOI: 10.1245/s10434-025-17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