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见乙肝2024】长期核苷治疗获HBsAg清除仍发生肝癌的慢乙肝患者术后采用PEG IFNα联合治疗有效改善预后

时间:2025-03-06 12:10: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愈见乙肝2024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旨在为全国肝病感染临床医师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病例比赛方式提升慢乙肝临床治愈实践能力,最终促进慢乙肝领域事业的发展。经过全国海选,近9个月的比拼,总决赛现已落下帷幕。比赛期间推选出许多优秀的临床治愈病例,我们将陆续与大家分享这些临床治愈的成功案例。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慢乙肝患者无论是否存在肝硬化,相比于核苷(酸)类似物(NAs),采取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策略均可更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而对于已经进展为肝癌的患者,PEG IFNα治疗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重作用。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肝切除术/消融术后采用PEG IFNα治疗可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目前各大指南和共识推荐IFNα作为肝癌术后辅助用药,以获得更好的远期结局。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长期核苷治疗获得HBV DNA阴转、HBsAg清除后仍发生肝癌的慢乙肝患者术后经基于PEG IFNα的联合治疗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并有效预防肝癌复发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高XX

性别

年龄:58岁

主诉:发现HBsAg阳性20余年

既往史:无糖尿病、精神病、免疫性疾病等慢性史

现病史

2000年检查发现HBsAg (+),肝功正常,未予治疗。2010年HBV DNA (+),肝功能异常,开始采用ETV抗病毒治疗。2018年6月获得HBV DNA阴转(< 20 IU/mL)及HBsAg清除,HBsAg 0.03 IU/mL,HBsAb 2.73 mIU/mL,HBeAg 0.23 S/CO,HBeAb 0.03 S/CO。

维持ETV治疗至2022年3月,复查发现肝VI段恶性肿瘤,3月18日行腹腔镜下右肝后叶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伴坏死,肿瘤大小2.6 × 2.3 × 1.9 cm;组织学排列呈梁锁型、实体型,组织学类型为透明细胞型,组织学分级为3级,间质内未见脉管内瘤栓(MVI 0),未见卫星结节,未累及肝被膜及肝切缘;周围肝呈结节性肝硬化改变,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

后续治疗前检查结果:

  • 病毒学:

HBV DNA < 20 IU/mL;

  • 血清学:

HBsAg: 0 IU/mL; HBsAb: 7.73 mIU/mL;

HBeAg: 0.32 S/CO; HBeAb: 0.01 S/CO;

  • 生化学:

ALT: 29 U/L;

AFP: 16.9 ng/mL(正常范围0 - 13.6);

后续治疗开始时间2022年3月28日

治疗方案

PEG IFNα-2b + ETV

注: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ETV 恩替卡韦

治疗过程

以PEG IFNα + ETV联合治疗为起始周数计算(0周)

12周,AFP下降至正常范围

HBsAg (-); HBsAb: 3.61 mIU/mL;

ALT: 43 U/L;

AFP: 5.98 ng/mL;

20周,ALT急性升高

HBsAg (-); HBsAb: 0 mIU/mL;

ALT: 110 U/L;

36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 (-); HBsAb: 11.72 mIU/mL;

ALT: 22 U/L;

40周,HBsAb持续升高,停药随访

HBsAg (-); HBsAb: 40.15 mIU/mL;

ALT: 78 U/L;

随访至52周,ALT复常

HBsAg (-); HBsAb: 25.02 mIU/mL;

ALT: 24 U/L;

随访至120周,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显示肝右叶恶性肿瘤术后,肝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影,范围较前减小;肝硬化;脂肪肝,程度较前减轻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

图片

随访至124周,HBV DNA、HBsAg、HBeAg持续阴性,HBsAb维持阳性,AFP维持正常范围较低水平,后续将持续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HBV DNA < 20 IU/mL;

HBsAg (-); HBsAb: 18.96 mIU/mL;

HBeAg: 0.42 S/CO; HBeAb: 0.04 S/CO;

ALT: 26 U/L;

AFP: 5.18 ng/mL;

指标变化

后续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图片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一例长期核苷治疗实现HBV DNA阴转及HBsAg清除仍发生肝癌的慢乙肝患者,于2022年3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因患者合并代偿期肝硬化且肝癌组织学分级3级,术后复发风险较高,故采取PEG IFNα-2b + ETV联合治疗以预防肝癌复发。治疗12周,AFP下降至正常范围;20周,ALT急性升高;36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40周HBsAb持续升高,停药随访;随访至52周,ALT复常;随访至124周,仍维持HBV DNA阴性、HBsAg血清学转换,临床治愈持久性良好,AFP维持在正常范围较低水平。随访2年未见肿瘤早期复发,极大改善患者的远期结局。

总结几点:

1 整合HBV DNA及HBx等可维持病毒的复制及慢性炎症,促进肝癌发生,且在感染早期就已出现,因此,抗病毒治疗宜早不宜迟。

2 慢乙肝患者早期获得临床治愈是预防肝癌发生的关键。

3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使用PEG IFNα治疗在预防肝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4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这对疾病的诊疗至关重要。

上一篇: 全身瘙痒抓出血痕,竟是肝脏在“呼救”?中...

下一篇: HBsAg清除≠肝癌免疫?庄辉院士深度解...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