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同济大学项耀祖/孙瑶揭示了口腔卫生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愈合方面的临床相关性
时间:2025-02-27 12:25: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牙周炎患者易发生心肌梗死,但其预后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025年2月19日,同济大学项耀祖及孙瑶共同通讯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Periodontitis-related myocardial fibrosis by expansion of collagen-producing SiglecF+ neutrophi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产生胶原的SiglecF+中性粒细胞扩张导致牙周炎相关的心肌纤维化。
在人类和小鼠中,持续的而非短期的PD扰乱MI预后(心脏纤维化和功能)。PD骨髓中性粒细胞本质上倾向于长期SiglecF+中性粒细胞分化,这是一种由GMCSF或TGFβ以PPARγ依赖性方式转化的亚型。SiglecF+中性粒细胞在梗死的PD心脏中扩张,沉积胶原蛋白并激活成纤维细胞,引发过度纤维化。SiglecF+中性粒细胞去除对减轻纤维化是有效的。这项研究表明,通过将瘢痕相关的SiglecF+ 中性粒细胞扩展到心脏,长期PD加重MI预后,并强调了口腔健康检查在整体治疗MI中的临床相关性。
身体健康依赖于由全器官通讯系统产生的体内平衡弹性,这些通讯系统的构建使得它们能够对干扰做出反应。就心血管健康而言,它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与骨骼、肝脏以及可能的咀嚼器官牙齿协同发生的。实际上,人们已经就牙周炎(PD)和包括MI在内的心血管疾病(CVDs)风险之间的密切联系达成共识。PD是牙齿水平的慢性炎症,通常被忽视,但可能对全球约62%有牙齿的成年人的牙齿周围组织造成累积性损伤。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心肌梗死。然而,PD对MI预后(二级预防)的影响尚不清楚。
心肌梗死引发了由大量中性粒细胞引发的急性心脏炎症,因此心肌修复在某种程度上受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支配。任何干扰,如昼夜节律振荡、美托洛尔药物和gasdermin D抑制,均可改变中性粒细胞生物学,从而影响心肌梗死的结果。同样,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与牙周健康密切相关,来自先天遗传研究的证据加强了中性粒细胞疾病通常赋予对PD的易感性,来自人类牙龈测序的证据证实,中性粒细胞明显富含PD,基质-中性粒细胞轴决定了牙龈免疫。更关键的是,PD患者的血液中性粒细胞往往极度活跃且抗凋亡,这种情况甚至在PD影响的牙齿被拔除后仍持续存在。高度反应的PD中性粒细胞在像MI这样的第二次攻击中为身体快速和强烈的炎症做好了准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European Heart Journal )
这项研究表明,基于人类和小鼠研究的证据,持续的口腔炎症会加重MI的预后。来自PD的骨髓中性粒细胞本质上倾向于瘢痕相关的SiglecF+亚型分化,并在梗死心脏中积聚,促进纤维化并损害心脏修复。靶向SiglecF+中性粒细胞是治疗纤维化的有吸引力的选择,应鼓励去看牙医以改善MI患者的心脏健康。
参考消息: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f049/8023899?searchresul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