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时间:2025-03-21 12:09: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01 病史:

女性,51岁,因“检查发现左肺上叶结节15天”入院。

02 辅查:

胸部CT增强+3D(图1):左肺上叶尖后段见一实性结节,大小约17mm×12mm,边缘呈浅分叶,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双肺另见直径约3-6mm结节状高密度影。气管及各叶支气管通畅。纵隔居中,纵隔多发小淋巴结显示。心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左侧冠脉走行区见条状高密度影。扫及肝周多发结节状钙质密度影。影像意见:左肺上叶结节,LU-RADS 4C,余双肺小结节,LU-RADS 2。

图片

图片

图1 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见一实性结节,边缘呈浅分叶,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左:横断面;右:冠状面)

骨ECT: 第4-5腰椎见不均匀骨代谢增高,考虑退行性改变; 余全身骨显像未见肿瘤骨转移征象,建议定期复查。

03 组织病理活检

3.1大体肉眼观(图2):部分肺组织70×30×25mm,距切缘15mm,距胸膜7mm见一灰白结节,直径16×12×8m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与周围分界不清。

图片

图2 胸膜下见一灰白结节,直径16mm,切面灰白,实性质中,与周围分界尚清。

3.2镜下观(图3-图8):低倍镜下肿瘤呈典型的“多结节状”生长方式,肿瘤缺乏包膜。中倍镜下,肿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边缘区细胞密集,中央区细胞稀疏,间质成分丰富,以嗜伊红色为主,部分伴有玻璃样变,部分可见嗜碱性黏液软骨样间质,可见钙化、片状坏死及胆固醇结晶沉积。高倍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密集区域可呈腺泡状、条索状、乳头状、簇状及单行排列,可见“印戒样”细胞簇。肿瘤细胞与周围间质界限不清,部分肿瘤细胞质丰富呈上皮样形态,胞质内常可见空泡,细胞核偏位,可见含有单个红细胞的原始血管腔形成。肿瘤细胞缺乏异型性,细胞核均染色质温和细腻呈颗粒状,可见细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且缺乏病理性核分裂象。瘤旁肺泡上皮常伴有反应性肺泡上皮增生。

图片

图3 低倍镜下,肿瘤呈典型的“多结节状”生长方式,肿瘤缺乏包膜。

图片

图4 中倍镜下,肿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边缘区细胞密集,中央区细胞稀疏。

图片

图5 中倍镜下,肿瘤间质成分以嗜伊红色为主,伴有玻璃样变。

图片

图6 中倍镜下,可见坏死及胆固醇结晶沉积。

图片

图7 高倍镜下,肿瘤密集区域排列呈乳头状、簇状。

图片

图8 高倍镜下,部分肿瘤细胞质丰富呈上皮样形态,胞质内常可见空泡及单个红细胞(原始血管腔形成)。

3.3免疫组化(图9-图12):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弱,+),EMA(-),CD31(+++),CD34(++),ERG(+++),FLI-1(+++),TFE3(-),TTF1(-),Ki-67(10%,+)。

图片

图9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1(+++)。

图片

图10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4(+++)。

图片

图11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ERG(+++)。

图片

图12 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FLI-1(+++)。

04 病理诊断:

(左上)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讨论

01 背景: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一。该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或者内皮前细胞,生物学行为介于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E)占所有EHE大约30%,主要由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的肿瘤细胞组成。PEHE最早由Diel和Liebow报道,认为该肿瘤起源于支气管肺泡,将其称作血管内支气管肺泡肿瘤。EHE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以肝脏、肺和骨最多见,其中肝和肺同时受累病例占18% 。

02 PEHE的临床病理特征

2.1临床特点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好发于30~ 50岁中年人,女性略多见,很少发生于儿童,YAP1-TFE3型EHE患者较WWTRI-CAMTAI型年轻。分布较广,包括四肢、头颈部和躯干及实质脏器,尤其是肝、肺和骨,后者常为多灶性。症状:常表现为孤立性肿块,与血管关系密切,通常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可出现血管阻塞相关症状,肝和肺者常为体检时所发现,且常呈多灶性。

2.2影像学

PEHE在CT表现为双肺多发或者单发的结节,也可以表现为网格状的高密度影或者弥漫性的胸膜增厚。大多数病例CT表现为双侧肺膜下多发高密度结节样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以两下肺为重,大小为1~2cm,边界清楚或不清,影像学提示转移性癌或肉芽肿。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直径可达5cm。部分结节内可出现空洞和钙化以及弥漫性胸膜肥厚。

2.3病理学特征

肉眼

PEHE均表现为双肺多发、边界清楚的小肿瘤结节,直径为0.1~1.5cm。切面灰红,灰白,质硬,软骨样外观。肿瘤扩散至胸膜可显示弥漫性胸膜增厚,似恶性间皮瘤的外观。

镜下观:

组织形态学上,肿瘤呈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瘤细胞多以血管为中心,呈离心性增生,向周围组织扩展,中心细胞稀疏,常有玻样变或坏死、钙化,周围细胞密集。瘤细胞呈大小不一的巢团状、条索、腺样结构或不规则状排列。瘤细胞圆形、多角形、不规则短梭形,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胞质丰富酸性,颗粒状,或有大小不一的空泡,核偏位呈印戒样,有时空泡内可见红细胞或其碎片,代表单细胞原始血管腔的形成,是血管内皮细胞瘤的特征。瘤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泡状,且偶尔呈锯齿状,核仁小,大多数肿瘤具有温和的低级别细胞学表现,核分裂象少见,1~2/10HPF。部分瘤细胞可有轻-中度异型性,细胞密度高,核多形性及核分裂象易见。肿瘤间质为丰富的透明变性、黏液或黏液软骨样基质,可见钙化、骨化、凝固性坏死。肿瘤组织常以微息肉样充满肺泡腔,肺泡间隔相对正常,周边瘤细胞呈现乳头状或肾小球样增生。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累及血管及支气管,使管腔变狭窄,但血管的轮廓仍保存。50%的病例累及胸膜。

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标记CD34、CD31、Fli-1、F-8、ERG,部分表达低分子CK或EMA,50%病例CK7阳性。

分子遗传学:

经常性发生t(1;3)(p36;q23-25)易位,导致WWTRI-CAMTAI基因融合。年轻成人可发生 YAPI-TFE3基因融合。

03 鉴别诊断

PEHE主要应与以下肿瘤相鉴别:

(1)上皮样血管瘤:叶状分布,胞质嗜酸的上皮样内皮细胞呈墓碑样衬覆血管腔,瘤细胞不表达CAMTA1,部分病例表达FOSB,FISH检测无CAMTA1基因易位。

(2)低分化癌:与PEHE相比,低分化癌异型性明显,不表达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如果肿瘤仅表达ERG,还应注意排除肺内转移癌。

(3)肺淋巴管肌瘤病:肿瘤为异常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围绕细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生长,免疫组化表达肌源性标记及 HMB45。

(4)肺上皮样血管肉瘤:有明显的恶性肿瘤细胞特征,如瘤细胞明显异型,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多见,出血、坏死明显及血管分化更原始,可见不规则的互相吻合的窦样血管网等,但无WWTRI-CAMTAI基因融合。

(5)上皮样肉瘤:多发生肢体远端,结节状,结节中央为坏死或玻璃样变胶原组织,瘤细胞表达AE1/AE3、EMA和CD34,并可弱表达ERG和Fli1,肿瘤内的组织细胞或吞噬细胞可表达CD31,可被误诊为血管内皮肿瘤,但上皮样肉瘤INI1表达缺失。

(6)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SFT是好发于胸膜的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肿瘤,梭形或者卵圆形肿瘤细胞交替性分布形成细胞致密区和稀疏区;间质为粗细不等、形状不一的胶原纤维。EHE也可出现胶原化的背景、细胞可为短梭形和卵圆形,与SFT具有一定相似性。形态上,SFT缺乏血管腔形成趋势,无水泡细胞及单红细胞管腔;免疫表型上,SFT表达STAT6、平滑肌肌动蛋白,而EHE表达血管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可将二者区分。

(7)转移性癌及肉瘤:如平滑肌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等易首先累及肺,但与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不同,这些病变从一开始就破坏肺泡壁结构,并具有相应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核分裂易见,常已有原发肿瘤的病史。

(8)恶性间皮瘤:恶性间皮瘤呈上皮样形态,可以排列呈条索状,部分恶性间皮瘤有黏液样的基质。当PEHE累及胸膜时,易误诊为恶性间皮瘤。但是恶性间皮瘤表达间皮标志物CK5/6、Calretinin及D2-40,不表达血管内皮标志物。

04 治疗及预后

PEHE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无法完整切除病例可采用化疗或者靶向治疗 。文献报道PEHE的5年生存率约为60%,与患者预后差的相关因素包括体重减轻、胸腔积血以及明显的出血症状,还有研究报道多器官受累、肿瘤大于3cm和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提示预后差。

*本文(包括图片)均为作者投稿, 仅供行业交流学习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韩静,魏建国,高献争,等.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8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6):550-555. DOI:10.3760/cma.j.cn112151-20200225-00131.

[2]谢晓枫,黄焰,郭俊红,等. 易被误诊的胸膜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五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12):1288-1293. DOI:10.3760/cma.j.cn112151-20200220-00111.

[3]王恩华,张 杰. 《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气管、肺、胸膜及纵隔疾病》.

上一篇: 病例分享 |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下一篇: Immunity: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