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sci Biobehav Rev: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与语言偏侧化的相关性大吗?
时间:2025-04-13 12:09: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癫痫是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约75%的病例与局灶性癫痫相关。研究表明,局灶性癫痫患者中右利手或双侧语言优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左利手仅占75%),提示癫痫可能通过病理机制(如海马硬化、局灶性皮层损伤)或癫痫活动干扰语言网络发育。传统理论认为,儿童期语言功能具有高度可塑性,早期癫痫发作(尤其6岁前)可能导致语言优势从左侧半球向右侧迁移。然而,现有研究对此关联的结论存在分歧:部分研究显示早期发作与右/双侧语言优势显著相关,而另一些则未发现明确关联。这种不一致性可能源于样本量不足、人群异质性(如左右半球癫痫混杂)及方法学差异(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任务设计、基线条件选择)。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量化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与语言偏侧化的相关性,验证“敏感期假说”(即6岁前为语言网络重塑关键期),并探讨不同癫痫侧别(左/右半球)、病灶位置(额/颞叶)及基线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遵循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截至2024年8月),纳入包含0–20岁局灶性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偏侧化研究。筛选标准包括:明确报告首次癫痫发作年龄、采用任务态fMRI评估语言偏侧化(如语义流畅性、听觉描述任务)、计算侧化指数(LI)并基于ROI(额叶或颞叶)分析。排除标准包括病例报告、样本量≤3、缺乏对照组或数据不完整。共纳入58项研究(n=1240),其中1项为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余为非随机研究。数据提取涵盖研究设计、人群特征(年龄、癫痫侧别、病因)、fMRI任务参数(基线条件、ROI)及LI计算方法(体素计数或信号强度阈值)。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Laird法)合并相关系数(r),评估异质性(Cochran’s Q检验、I²统计量)及发表偏倚(Egger检验)。亚组分析按癫痫侧别(左/右半球)、病灶位置(额/颞叶)及基线类型(主动/被动)分层,并通过贝叶斯因子(BF)比较线性、对数及分类模型拟合优度。敏感性分析通过逐例剔除法验证结果稳健性。
研究结果
1. 总体相关性:早期癫痫发作与右/双侧语言偏侧化呈弱正相关(r=0.10,p=0.005,k=58,n=1240),I²=8.1%(低异质性)。排除3项异常值后,相关性增强(r=0.12,p<0.001)。
2. 亚组差异:左半球癫痫组相关性显著(r=0.10,p=0.015),右半球组无统计学差异(r=0.07,p=0.319),但两组间无显著异质性(Q=0.20,p=0.656)。额叶与颞叶病灶亚组间亦无差异(Q=0.05,p=0.820)。
3. 模型拟合:个体数据(n=1157)显示,对数模型(BF=350)显著优于线性(BF=36)和分类模型(6岁为界,BF=10),提示早期发作(尤其6岁前)对语言偏侧化影响更大,随后效应衰减。
4. 基线条件:主动基线(如语义任务)与被动基线(如静息态)均显示相似相关性(主动:r=0.11,p=0.028;被动:r=0.13,p<0.001)。
5. 质量评估:仅45%研究明确报告排除标准,30%未说明患者选择方法,可能引入选择偏倚。
森林图展示了(A)、(B)半球癫痫组中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与语言偏侧化指数(LI)相关性的个体研究效应量及合并效应量(虚线)
本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荟萃分析证实,局灶性癫痫患者早期发作(尤其6岁前)与右/双侧语言偏侧化存在微弱但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支持语言网络重塑的敏感期假说。然而,效应量较小且受方法学差异影响,提示临床中单一发作年龄指标难以作为个体化语言偏侧化的可靠预测因子。未来需结合纵向fMRI(如OPM-MEG)及多模态数据,进一步解析癫痫病理与语言发育的动态交互机制,并优化儿童癫痫手术前的神经心理学评估策略。
原始出处:
Prentice F, Chehabeddine L, Eriksson MH, Murphy J, Sepeta LN, Gaillard WD, Berl MM, Liégeois F, Baldeweg T. Is an earlier onset of focal epilepsy associated with atypical language lateral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new data.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25 Mar 23;172:106110. doi: 10.1016/j.neubiorev.2025.10611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3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