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三种全口服短疗程方案有效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时间:2025-02-03 12:08: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耐药结核病是我国和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最有效的核心药物,一旦出现耐药,患者的治疗必须由一线抗结核药品标准化疗方案,调整为复杂的二线抗结核药方案,治疗效果明显下降。据数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万人罹患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然而,其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问世,现在可以进行缩短疗程、全口服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探索更短、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近期,发表在NEJM杂志的一项题为“Oral Regimens for Rifampin-Resistant, Fluoroquinolone-Susceptible Tuberculosis”的研究,旨在进行一项跨国、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非劣效性3期临床试验,比较了标准疗法与五种9个月的全口服方案在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疗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15岁以上、经WHO认可的快速检测确诊为氟喹诺酮敏感、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到以下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包含了不同组合的贝达喹啉(B)、德拉马尼(D)、利奈唑胺(L)、左氧氟沙星(Lfx)或莫西沙星(M)、氯法齐明(C)和吡嗪酰胺(Z):BCLLfxZ组,BLMZ组,BDLLfxZ组,DCLLfxZ组,DCMZ组。主要终点是在第73周时获得良好结果,定义为两次痰培养阴性结果或细菌学、临床和放射学演变良好。非劣效性界限设定为-12个百分点。
结果显示,共有754名患者接受随机分配,699名患者被纳入改良意向治疗分析(mITT),562名患者被纳入符合方案分析(PP)。在改良意向治疗分析中,标准治疗组中有80.7%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结果。标准疗法与在改良意向治疗人群中被认为非劣效的四种新方案之间的风险差异如下:BCLLfxZ,9.8个百分点(95%置信区间[CI],0.9至18.7);BLMZ,8.3个百分点(95% CI,-0.8至17.4);BDLLfxZ,4.6个百分点(95% CI,-4.9至14.1);DCMZ,2.5个百分点(95% CI,-7.5至12.5)。
除DCMZ组外,其他实验组均显示出非劣效性。各治疗组中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的参与者比例相似。总体上,11.7%的患者者发生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肝毒性事件,在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7.1%。
总之,所有分析一致结果支持三种全口服、短疗程方案(BLMZ、BCLLfxZ和BDLLfxZ)在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方面的非劣效性。这三种方案在73周时均取得了超过85%的良好结果率,代表了治疗的重大进步,可与此前BPaLM方案(贝达喹啉、普瑞托马尼、利奈唑胺、莫西沙星)的疗效相媲美。
原始出处
Guglielmetti L, et al. Oral Regimens for Rifampin-Resistant, Fluoroquinolone-Susceptible Tuberculosis. N Engl J Med. 2025 Jan 30;392(5):46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