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护士夜班和轮班工作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时间:2025-04-12 12:19: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量和时间存在问题,会导致日间不适和功能受损,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幸福产生负面影响。有证据表明,轮班工作和睡眠障碍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工作记忆和短期记忆变差,以及执行功能下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护理人员夜班和轮班工作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的夜班工作,尤其是长期上夜班以及频繁上夜班,与护理人员患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相关。夜班后短时间内返回工作会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但研究没有发现中班后短时间内返回工作会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斯德哥尔摩地区计算机化行政员工登记系统筛选出的医护人员,这些人员在2012年~2016年期间至少工作6个月,排除工作时长、健康状况等不符要求的人样本。从HEROMA登记系统获取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信息,将班次分为日班、中班和夜班,基于班次分类,每半年对参与者按班次类型分类:长期上白班的员工;上白班和/或中班但不上夜班的员工;上各种类型班次(包括夜班)的员工;以及长期上夜班的员工。计算夜班频率、夜班后短时间返回工作的频率以及中班后短时间快速返回工作的频率。从门诊登记系统获取医生诊断的睡眠障碍ICD-10编码信息。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随访期间首次出现的睡眠障碍病例。收集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信息。

该队列包括60%的护士,40%的护理助理及相关护理专业人员。有5387名员工长期上白班,7312名员工从事不包含夜班的轮班工作,3347名员工从事包含夜班的轮班工作,1377名员工只上夜班。在仅上白班的群体中,年龄较大的员工(50岁及以上)比例最高(53.8%)。研究观察到,与长期上白班的员工相比,在过去六个月中仅上夜班的员工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更高(HR=1.70,95%CI,1.17~2.43)。与不上夜班的员工相比,在过去六个月中夜班次数超过66次(处于最高四分位数)的员工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更高(HR=1.77,95%CI,1.21~2.50)。趋势检验表明,随着夜班次数的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也在增加,以每10个夜班的风险来表示为(HR=1.07,95%CI,1.03~1.12)。对上夜班的员工(包括有夜班的轮班工作和仅上夜班的工作)以及不上夜班的员工进行分层分析。在上夜班的员工中,连续3个或更多夜班达到9~12次所带来的风险在统计学意义上处于临界状态。

结果表明,高强度夜班工作,尤其是永久夜班和频繁夜班,以及频繁的夜班快速返回工作,与护理人员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未来需更多研究为轮班工作安排提供建议。

原文出处:

Tove Nilsson, Abid Lashari, et al. Night and shift work and incidence of physician-diagnosed sleep disorders in nursing staff: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5,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5.105017.

上一篇: Circulation:从心脏到大脑:探...

下一篇: 雷苑教授/张洪杰院士/雷朋朋副研究员《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