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二甲双胍接连翻车?多项临床研究:治这种癌总生存期不增反降;不能改善肌肉减少及身体机能,且耐受性差

时间:2025-03-31 12:09: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提起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绝对是个老网红。作为降糖界的扛把子,它稳坐降糖神药的宝座,风头一时无两。但没想到,这位老将并不满足于降糖,还摇身一变,被捧成了抗癌新星抗衰神器

然而,最近二甲双胍却连续“翻车”,让人不禁怀疑它的全能神话是不是立不住了?在癌症领域,它在卵巢癌战场“无功而返”,联合含铂/紫杉醇化疗未能带来显著生存获益在抗衰领域,它不仅未能帮助肌肉减少的老年人恢复身体机能,甚至耐受性还成了问题

二甲双胍在这两大热门领域“双扑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联合一线化疗

未能改善卵巢癌患者PFS和OS

这次,“翻车”的主战场之一在卵巢癌

卵巢癌的治疗像是一场反复上演的拉锯战。尽管初期化疗效果显著,80%的患者仍会复发,而且每次复发都会让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完全失控。

为了打破复发治疗再复发的恶性循环,医疗界不断尝试新药。但现实很残酷,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新药能显著提高所有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高昂的治疗费用更是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这就引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思路——药物再利用。这个策略的核心是发掘那些已经被FDA批准、原本用于其他疾病的低成本老药,看看它们能否在抗癌战场上发挥新作用。而二甲双胍,正是这样一位意外走进聚光灯的候选英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癌症风险似乎更低,它还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甚至提高化疗效果面对这样的神奇现象,科学家们满怀期待,纷纷投入研究,试图将这款糖尿病老药变成抗癌利器。

然而,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在Gynecologic Oncology发表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1],却给了这种乐观情绪一记重拳——尽管二甲双胍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耐受性良好,但当它联合一线化疗并作为维持治疗时,并未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或OS。这意味着,至少在目前的研究数据下,二甲双胍在卵巢癌的治疗中远不如人们最初期待的那般神奇

图片

从关键评估指标——PFSOS的疗效分析来看,二甲双胍在卵巢癌治疗这场战斗中并未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图片

换句话说,二甲双胍在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PFSOS方面,未能带来显著的改善。特别是OS分析中的不利趋势,仍表明二甲双胍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图片

尽管疗效未达预期,安全性问题也还是不能忽视。若疗效不佳的同时再加上严重的安全隐患,那无疑是火上浇油

幸运的是,二甲双胍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让研究者们松了口气。二甲双胍组与安慰剂组的副作用发生率相似,且未出现任何预料之外的毒性反应。这意味着,二甲双胍并没有为患者带来额外的安全风险,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超出预期的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二甲双胍未增加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副作用的风险,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这些都是化疗患者常常面临的困扰。总体来看,二甲双胍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未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

图片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尽管二甲双胍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耐受性良好,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当它联合一线化疗并作为维持治疗时,并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PFSOS,甚至有不利趋势

 

二甲双胍未能改善

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步行能力

抗癌战场失利,抗衰领域也未能翻盘

二甲双胍近年来因其可能对衰老过程中的多个生物系统产生影响而被提议作为衰老保护剂, 不少研究者认为,二甲双胍或许能够改善肌肉衰减症和身体虚弱,从而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突破,然而,二甲双胍在这个热门领域却惨遭滑铁卢

日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双盲、随机、平行组、安慰剂对照试验[2]给二甲双胍在抗衰领域的前景来了个重重的打击。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未能改善老年人可能的肌肉衰减症和身体虚弱者的4米步行速度,且在这一人群中,其耐受性较差,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图片

也就是说,二甲双胍在4个月内未能显著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步行能力

图片

从次要研究终点结果来看,二甲双胍的表现也并未达预期。尽管它在改善疲惫感方面略有成效,但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体能表现和脆弱状态并未带来显著变化。

随后的安全性分析更是来了一记暴击。

图片

那么,二甲双胍为何会遭此“重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推测。研究中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较低,主要是为了减少副作用的风险,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然而,这一低剂量的设定可能导致药物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改善肌肉健康方面的潜力。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示,二甲双胍在改善老年人群体中肌肉衰减症和身体虚弱的表现方面效果不佳,且其耐受性较差。

二甲双胍,这位药圈全能顶流,似乎在抗癌和抗衰的舞台上接连翻车,让人不禁感慨:“神药”也终究难逃“跌落神坛”的命运。不过,别急着唱衰它!毕竟,这位老将在降糖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只是在跨界尝试中不小心摔了个踉跄。也许它不是万能的救世主,但它依然是那个默默守护糖尿病患者的老朋友。至于未来的惊喜?说不定哪天,它又会带着新故事杀个“回马枪”。

仍需指出的是,研究[1]样本量相对较小,且患者群体主要为高分级浆液性组织学类型,可能限制了结果的普遍性;研究[2]未调整二甲双胍剂量可能导致安全性和耐受性问题。

 

参考资料:

[1]Romero IL, Lengyel E, Wahner Hendrickson AE, Rodriguez GC, Leath CA 3rd, Rocconi RP, Goodheart MJ, Dewdney S, Karrison T, Fleming GF, Yamada SD. Metformi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tage ovarian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Gynecol Oncol. 2025 Feb 8;194:18-24. doi: 10.1016/j.ygyno.2025.02.00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923680.

[2]Metformin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older people with probable sarcopenia and physical prefrailty or frailty in England (MET-PREVENT):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itham, Miles D et al.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Volume 0, Issue 0, 100695

上一篇: 双打击淋巴瘤:诊断标准、预后因素和治疗策...

下一篇: Blood Cancer J:维奈克拉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