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AI:结友问过Deepseek说80%的概率是肺癌要尽快手术,又来问我。我该怎么回答?

时间:2025-03-19 12:10: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现在的AI功能太强大,有浙二胸外科范主任发视频说Deepseek给出的意见也专家的相仿,也有刷到说Deepseek依照的指南比医生掌握的新,患者拿着手机,照着AI诊断与治疗意见再来看医生,从而让医生置于尴尬境地的。那AI的发展是不是可以替代医生,或者问好AI后只要医生再确定一下就可以了呢?若是那样,医生可轻松了,当然也可能要失业了。可在现阶段,我之前就觉得对于只需按指南共识给出意见的,肯定AI更强,因为人脑比不过电脑的记忆力,AI还能快速浏览整合不同意见。但若AI错了呢?一是谁来负责为人工智能的错误买单,二是听AI不听医生到底靠不靠谱?近日有位问诊的结友来咨询肺结节,我是认为基本上不考虑恶性,但他说他问过Deepseek,是认为恶性的。我们来看看他的情况。

问诊情况:

图片

结友男性,59岁,检查发现右下叶结节,近2厘米。两年前是没有此病灶的。

图片

病灶位于右下叶,整体密度较淡,瘤肺边界欠清,缺乏收缩力,也无膨胀感,灶内没有实性成分,边缘毛刺不明显,邻近胸膜无明显牵拉,灶内有多发微小空泡状,整体也显得较散,没有聚拢性。所以我认为是良性的,下面是我回复他的意见。

图片

我认为基本不像肿瘤,大概是问怎么治疗,有啥好治疗呢?若是炎性未完全吸收,它自己会好,若是间质性病变或慢性炎,消炎也不大会有用。

图片

他说问了Deepseek,说得可严重了,我叫他发我看看意见是怎样的。

图片

太厉害了!一是生长速度符合典型恶性(我不明白为什么2年来新增2厘米结节就是符合典型恶性),二是要72小时内确诊(不知道怎么得出这72小时),三是每延迟1个月,转移风险就显著增加(我也不知道这来源于什么指南共识或数据),四是立即联系医院完成穿刺活检,时间就是生命!

看了这样的AI回答,你还坐得住吗?

感悟:

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普通大众很容易获得其服务当然是好事,但过分依赖或迷信AI可能会带来并不如自己所设想的好的结果。该结友若由于AI给的意见惶惶不可终日,甚至焦虑抑郁,最后碰到立场不坚定的医生给做了手术,一是带来长久的机体创伤,二是焦虑居然是AI给的!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既有便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就如影像科的诊断,许多医院都引入了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有很多的优势,最大的优势是基本不会漏诊,因为它可以找出1毫米甚至以下的微小结节,可以给你标出多达十几或几十处结节,并一一注明大小、位置、体积、密度等信息。而且很快,自动生成。但患者拿到报告,发现几十处结节,给其后生活带来的不安与影响,或此后多方求诊,到省级大医院大专家反复咨询问诊,这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成本以及心理上的压力等综合来讲,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虽有指南意见,影像科能否做到低风险的不报?漏诊了怎么办?医疗鉴定认可你不报微小结节吗?报了增加患者焦虑增加社会恐慌又怎么办?肺小结节的规范诊疗不单只是医生与医院的事,还涉及法律、伦理、人性等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法律与法官能依据的条款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与时俱时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 Phytomedicine:血必净注射液...

下一篇: JTV: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愈合后复发的预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