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时间:2022-12-22 18:00: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而在气象领域,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实现由跟跑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领域领跑,这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气象高质量发展同样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今年,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定位“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提出要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
△风云气象卫星示意图。(中国天气网发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新时期,面对当前国际科技发展大形势,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时代担当出发,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前沿气象发展水平,既要“十年磨一剑”搞好基础研究,又要围绕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坚如磐石的恒心“啃下最硬的骨头”,锻造气象领域的“国之利器”与“国之重器”,这就需要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通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牵引,集中科技优势力量突破重要关键核心技术。“十四五”期间,正是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国产多系列遥感卫星历史资料再定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了长达30年我国多系列卫星初级气候产品,项目成果不仅可为气候变化机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促进我国遥感卫星气候应用能力的提升,还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能力,助推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升,并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安全。
科技创新活动前期投入巨大,因此离不开政策的鼎力支持,这就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从“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的发现”,到三峡工程、高速铁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等一大批标志性成就,都是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涉及多种资源的协调、多条线路的协同和多个团队的合作,往往需要政府和科技部门的有效组织和引导,特别是在打造国之重器时,甚至需要倾注举国之力。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企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新时期应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加强技术攻关。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5G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都是企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企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标准修订,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与协同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产生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就在12月9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联合气象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等合作共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建成适应社会气象发展需求的融合性创新平台体系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气象从业主体,积极构建政企学研用多方参与的科技创新生态,推动全行业、全社会协同科技创新。
△风云四号B星监测图。(中国天气网发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创新人才既是国家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依托,也是国家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保障。
战略科学家既是科学家,更是战略家,是科技人才中的“帅才”,是引领科技前瞻布局、带动重大领域创新的“关键少数”,是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核心力量。科技发展到今天,战略科学家在新时期的科技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
△我国科考队员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新华社特约记者 索朗多吉 摄
加快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是从根本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科技难关,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之举。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上锤炼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里成长起来,从科技创新主方向中涌现出来。科学家的成长可以靠浓厚的科研兴趣、优良的学术训练和不懈的个人努力,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则必须依靠国家乃至国际重大科技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实践中历练和锻造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战略科学家本身不是靠选拔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并逐渐得到承认的。要改变等待战略科学家自己“冒出来”的想法,主动为其厚植成才“沃土”。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积极为其创造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培育和壮大整个战略科学家群体,按照现代科研规律去支持激励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继续从科技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资源配置政策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切实营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快速、自由成长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 张兴赢
作者:张兴赢
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