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曾给全村带来污名的“橡面凉粉”,如今成了宝贝

时间:2019-11-02 09:42: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曾给全村带来污名的“橡面凉粉”,如今成了宝贝

“橡面凉粉”,每次听到或想到这个特殊的名词时,我的心里便禁不住产生一种说不清楚的滋味。正是这个当时含有贬义的名字,曾经让我们的村世代蒙受“黑北姚”的羞辱,直到建国后的六十年代才摘掉这个不雅的绰号,而这段令人伤心的历史许多年在我辈人中久久不能抹去。

姚景祥丨文

几十里外挑回来橡子

这只是做凉粉的第一步

我们村从哪年开始制作橡面凉粉,无文字记载,有说从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时就带来了这项技术,不知真假,反正从很早以前我们村就已经用这又黑又苦涩的东西来维持艰难的生计。

多少年来,这种既难吃又难做的凉粉,让我村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直接影响了儿女的婚事。

制作凉粉的橡子要到几十里以外的深山里才能弄到。

橡子是橡树的果实(我们都称这种树叶栗树)。

资料记载,橡子淀粉含量很高,并富含许多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收敛和调理脾胃、排毒、减肥等保健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如淀粉的支链度高,难以消化吸收,且含有较高的单宁不易除净,故而加工成食品仍有苦涩味,可以当猪饲料使用。

因为当时橡子的诸多营养成份和价值还没受到社会广泛认识和认知,所以没有深层次开发利用,用来做凉粉只有我村。

因此原料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把它从几十里外的山沟里运回来却不容易。

当时路很差,而且还有很多山路,别说没有车辆,即使有也用不上。

只好用人力一担一担挑回来,一人挑百十来斤,来回一趟最少要三天时间,个中艰苦可想而知。

购买橡子也要有经验,一要看果实的大小饱满,二要看干湿度。当然,以既干又饱的橡子最好。

橡子买回来后要放在场上晾晒去壳。用粗长的木杆用力敲打,然后用簸箕或风箱搧去壳皮,留下果仁备用。

做凉粉时,首先把橡子仁在石碾上压成块状,然后放入大缸中浸泡,主要是为了除涩。

两三天后,倒掉缸中的黑水,再反复清洗才能放在石磨中磨浆。

浆磨好后要在大缸上架上木棍,放上筛锣进行洗浆,也就是提取淀粉。洗浆是一个非常繁重重复的过程,为了把淀粉全部洗出来,要用去大量的清水。

做凉粉和做豆腐一样,从头至尾离不开水,而且用量很大。

那年月人们用水都是从井里打,肩膀挑。单挑水这项活一个壮劳力就拿不下来。

一口水井供几百口人使用,井很深,井绳要在辘轳上缠满一层还不行。

井台上架着好几尺长的木制辘轳,拴上木桶,往井里一丢,随着哗啦的声响,辘轳飞快倒转着把水桶放入水中。

挑夫摆一摆绳子,弓着腰,双手攀着摇把“吱、吱”绞动,一圈又一圈,把水提上来。

时常有水桶栓的不牢,脱绳掉进井里的现象,这时还要请在行的人过来,拴上许多铁钩,费上半天功夫把水桶打捞出来。

做橡面凉粉是个体力活,

卖是个技术活

洗过的浆要在缸中沉淀几个小时,这时人们并不敢歇息,用过的大缸需要清洗,下一步熬制凉粉用的大铁锅、缸瓷盆还有一系列用具以及柴草等等,都要准备就绪。

男人准备,女人还要做饭。黎明即起,全家几口人忙活半天,急需休息打尖。

匆匆饭罢,正值午时,这时长者(通常是家里当家主事的人)便在灶台前点燃香烛,施叩拜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灶神保佑凉粉制作成功,并能卖个好价钱。

如此这般只不过给自己心灵一个安稳罢了。

熬制凉粉,需要现场几个人集中精力,配合默契,既分工又合作。掌锅者必须有经验,还要有力气。

掌握好凉粉的稀稠,是关键的第一步。

过稀立不起来,不成块状,报废。过稠,不仅难入口,而且产量低,不划算。

第二个关键是掌握火候。调好的浆糊倒入灶台上的大铁锅中,掌锅者一声令下,风箱呼呼拉响,灶膛里噼里啪啦,火苗穿出老高,舔着灶脸,烟囱随即吐出滚滚浓烟,顷刻间弥漫在村子的上空……

掌锅者俨然一副总指挥的神态,汗水从头发根流下来,也顾不上擦一把,两眼紧盯着锅里,神情专注,随时命令添柴加水。

还要双手紧握粗大结实的木铲不停地在锅里搅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锅内的颜色由浅入深,慢慢变的黑呼呼。

这时候掌锅者气喘吁吁、竭尽全力把冒着气泡即将成形的热稠浆用力铲起观察。

“避火”,一声命令,烧火者赶紧停下风箱,拿起铁锨,用力把火压灭。

“起锅”几个人拿上木勺急忙趁热把熬好的凉粉舀在摆好的缸瓷盆中,加上清水冷却定型。

此时掌锅者便一屁股坐下,揩一把汗,掏出烟袋“叭嗒、叭嗒”抽起旱烟……

其他人忙着在锅内添少许水,把厚厚的锅巴铲起。这黑呼呼又苦又涩的锅巴加上先前洗浆留下的橡渣收拾好,就成了一家人的口粮。

算起来,做好一锅凉粉,从头到尾大约需要3天时间,如若每天都出一锅成品,那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几个劳力还要起早贪黑才行。家里有多少人用多少人,小孩也不能闲着。

做好的凉粉还要卖出去才能见到利润。

卖凉粉和做凉粉不同,要把凉粉卖出去,不仅要担得动,还得动嘴皮,首先得会吆喝。

走村串巷,不会吆喝,人家怎么知道你来了。还要认得秤、会算账。旧时的木杆老秤上边有刻着两条星和两个提,分别表示斤和两。

不经过训练的人是识不得的。切下的凉粉不可能是整斤的,多数是有斤有两,计算价钱更需要脑子清醒灵活,用心算好,随口说出,还要会舍零取整,让人家情愿买,才能卖出去。体现着复杂的综合技巧,光有力气的人是不行的。

我十来岁时亲自参与了家里的凉粉制作,经历了全部的过程。

哥哥比我大两岁,每天挑着担外出卖凉粉。太阳快落山时,我会跑在街口张望。

掌灯时哥哥挑着担子归来,全家人急忙围上去问长短,然后在灯下数那分分毛毛的碎钱。

听哥哥讲述一天的艰难曲折,那卖掉凉粉的过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想起仍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祖辈们在贫瘠年代磨练的吃苦耐劳精神,需要年轻人去继承

如今“橡面凉粉”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黑北姚”已渐行渐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北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宽敞路灯亮,家家住上小楼房,水电气都用上,汽车停满大街旁。有时我曾想,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村里人如果把橡面凉粉做为一项新兴产业重新挖掘开发,那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影响“文化村”的牌子?

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橡子面有拮抗重金属铅毒性及保护微量元素不丢失的作用。

橡子富含单宁,可止血愈伤,抑菌抗过敏,尤其具有抗氧化、抗癌变、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如今橡子产品正风靡韩国和日本。

这么好的价值很高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开发利用,为民造福呢?是不是对以前不雅的绰号还心有余悸?

我国古代的启蒙书《增广贤文》中说“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大意是:衣食无忧,解决了吃饭问题,就开始考虑其他杂事了。

这“淫”指沉迷于女色,而“欲”是指私欲,欲望。而当食不裹腹,衣不遮体,饥寒交迫时,人们就会以生存为第一要点,通过一切手段来满足生存需求。

然而“盗”心是不可取的,在追求物质的时候一定要合法,正向我村的先辈们为了生存,忍辱负重做橡面凉粉那样。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解决温饱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但有些人每天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只会幻想。

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正确的态度是拥有一个积极向上、斗志满满的追求梦想,而不是年纪轻轻就过上安逸的老年生活,该奋斗的年龄一定要奋斗。

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难道不应该把先辈们那种刚毅不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继承下去,那样的日子不是会更好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姚景祥, 66岁,济源市卫生局退休干部。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地风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地风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账号是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上一篇: 《孟子笔记》---97

下一篇: 原创《天气之子》很好哭,新海诚果然没让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