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MH:全球儿童及青少年夜间遗尿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5-03-31 12:11: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 NE)是儿童期常见疾病,表现为睡眠中无意识排尿,全球患病率因文化、环境及社会因素差异显著,可能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尽管已有研究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但受样本量、地域分布和研究设计的限制,全球患病率的系统性评估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量化全球儿童及青少年NE的总体患病率,识别关键风险因素(如家族史、尿路感染、性别等),并分析地域和时间趋势,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遵循PRISMA指南,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opus及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截至2024年7月),纳入全球范围内针对5-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观察性研究(横断面、队列及病例对照)。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研究质量,剔除低质量文献及无法提取数据的文章。数据分析使用Stata 17,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患病率及比值比(AOR),评估异质性(I²统计量)及发表偏倚(Egger检验、漏斗图)。亚组分析按发表年份、地区及人群特征分层,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最终纳入128项研究,覆盖39个国家445,242名儿童及青少年。

研究结果
1. 总体患病率:全球儿童及青少年NE的合并患病率为7.2%(95% CI: 6.2-8.1%),不同地区差异显著。非洲地区最高(12%, 95% CI: 8-15%),亚洲最低(6%, 95% CI: 0-7%),欧洲(8%, 95% CI: 6-10%)和澳大利亚(14%, 95% CI: 2-26%)次之。时间趋势显示,2019年后研究报道的患病率升至11%(95% CI: 4-17%),可能与诊断意识提升有关。

2. 相关因素:

​家族史:AOR=1.49(95% CI: 1.26-1.71),遗传风险显著。

​尿路感染史:AOR=3.89(95% CI: 2.93-4.46),感染引发膀胱功能异常是重要诱因。

​心理压力:父母死亡、搬迁等应激事件使风险增至1.90倍(95% CI: 1.75-2.05)。

​性别差异:男性患病风险为女性的1.63倍(95% CI: 1.31-1.94),可能与激素及社会行为差异相关。

​出生顺序:首胎患病风险降低50%(AOR=0.5, 95% CI: 0.37-0.62),或与家庭资源分配有关。

3. 异质性与偏倚:总体异质性较低(I²=0%),但地域亚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如非洲与亚洲)。Egger检验显示轻微发表偏倚(P=0.00),但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健,剔除任意研究后结论不变。

儿童及青少年夜间遗尿症家族史关联的森林图

本研究首次系统量化全球NE患病率为7.2%,揭示其与遗传、感染、心理及人口学因素的强关联。尽管地域差异显著,但NE的总体风险未随时间明显变化。研究提示需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如家族史阳性者),并设计文化适配的干预方案(如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未来需关注低收入地区的诊断可及性及长期心理干预效果,以减轻NE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

原始出处:

Adisu MA, Habtie TE, Munie MA, Bizuayehu MA, Zemariam AB, Derso YA. Global prevalence of nocturnal enuresi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25 Mar 20;19(1):23. doi: 10.1186/s13034-025-00880-x. PMID: 40114238; PMCID: PMC11927296.

上一篇: MC Pediatr:N-乙酰半胱氨酸治...

下一篇: BMJ: 最新研究揭示重金属暴露可能是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