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证实显著提高生存率:高风险横纹肌肉瘤维持化疗的长期生存分析
时间:2025-03-29 12:08: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横纹肌肉瘤(RMS) 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标准治疗包括手术、放疗、 化疗等(如 ifosfamide, vincristine, actinomycin-D)。尽管标准治疗可提高存活率,但高风险 RMS(即局部晚期但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仍然面临较高的复发风险。
因此,需要研究维持化疗是否能够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长期生存率。在EpSSG RMS 2005试验的初始分析里,研究团队发现维持化疗可提高 5 年 OS(86.5% vs. 73.7%),但 DFS 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77.6% vs. 69.8%,P = 0.061)。
近日,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发表题为 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Rhabdomyosarcoma: Long-Term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Paediatric Soft Tissue Sarcoma Study Group RMS 2005 Trial 的文章,介绍了高风险RMS维持化疗临床试验长期随访(10 年)数据,以验证维持化疗的真实效果。
本研究纳入 2006 年 4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来自 14 个国家的 371 名非转移性高风险 RMS 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标准组(停止治疗,n=186)或维持化疗组(n=185),后者接受 6 个 4 周周期的维持化疗,包括长春瑞滨(vinorelbine, 25 mg/m², 第 1、8、15 天)和每日低剂量口服环磷酰胺(25 mg/m², 持续 24 周),治疗在门诊进行。 患者分类见图一。
图一:试验流程图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率(DFS),定义为从随机分配到首次复发或死亡的时间。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率(OS),定义为从随机分配到死亡的时间。此外,还评估了不良事件、副作用和不同亚组的生存差异。
经过中位 122.1 个月的随访,维持化疗组的10 年无病生存率(DFS) 为 77.1%,显著高于标准组的 66.5%(P = 0.025)。10 年总生存率(OS) 亦显著提高,维持化疗组达 82.9%,而标准组为 70.8%(P = 0.0099)。
在维持化疗组中,部分患者因副作用或家属决定提前终止治疗,但整体耐受性良好,仅 2 例因神经毒性停止用药。
死亡病例方面,共记录 83 例死亡,标准组 52 例(28.0%),维持化疗组 31 例(16.8%)。绝大多数死亡均与肿瘤复发相关,标准组有 3 例死亡与其他原因相关(手术并发症、自杀、事故),维持化疗组则有 2 例死亡分别因H1N1 流感合并转移复发和继发高级别胶质瘤所致。
亚组分析显示,维持化疗对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的患者均具有生存获益,此外,6 例患者出现继发恶性肿瘤,其中标准组 4 例,维持化疗组 2 例。
研究结果表明,维持化疗能够显著提高高风险 RMS 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降低复发风险,其临床获益已促使该策略被纳入欧洲治疗指南,并在北美儿科肿瘤学组(COG)进行进一步评估。
通过 RMS 2005 试验的长期随访,本研究证实维持化疗(长春瑞滨+低剂量环磷酰胺)能显著提高高风险横纹肌肉瘤(RMS)患者的 10 年无病生存率(77.1% vs. 66.5%)和总生存率(82.9% vs. 70.8%),且整体耐受性良好。这一发现巩固了维持化疗在高风险 RMS 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并促使该策略被纳入欧洲标准治疗方案。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长期生存数据,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研究纳入的患者经过严格筛选,部分未达到完全缓解的高风险患者被排除,这可能导致结果偏向更健康的群体。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维持化疗策略,结合生物标志物分析,以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