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thop Case Rep:从保守到微创手术,钛弹性髓内钉系统为移位锁骨中段骨折提供新治疗选择

时间:2025-03-24 12:09: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锁骨是胸廓与肩胛带之间的重要连接结构,有助于肩部的活动。由于其位置表浅,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常由低能量和高能量撞击导致。这类骨折占所有骨折的5%至10%,几乎占肩部相关损伤的44% 。锁骨的中段由于其结构较为脆弱,是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占骨折病例的80%,其中超过一半的骨折存在移位情况。 从历史上看,锁骨骨折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使用吊带或“8”字绷带。早期研究报告称,保守治疗的骨不连发生率低于1%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往往基于非标准化的研究,其中纳入了不同年龄和骨折类型的患者,还包括了小儿病例,而小儿的自然愈合和重塑能力更强。最近的研究表明,骨不连的发生率可能高达15%,一些患者即使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也不佳。此外,骨折畸形愈合已被确认为一种明显的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这些发现表明,对于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不应总是采用保守治疗,因为治疗效果可能差异很大。 近年来,手术干预作为一种更可靠的选择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是对于移位骨折,因为手术干预的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发生率较低。

手术选择包括使用接骨板和螺钉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以及使用钛弹性髓内钉系统(TENS)等器械进行髓内固定。 虽然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被认为是金标准,但它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切口大、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失血增多以及潜在的神经或血管损伤。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还包括感染、美观性瘢痕以及接骨板取出后的应力遮挡,这可能导致再骨折 。 相比之下,钛弹性髓内钉系统于2002年首次引入,具有多项优势,包括切口小、软组织破坏少,以及负载分担固定方式,这种方式允许骨折部位有微动,促进骨痂形成。 尽管存在一些风险,如内固定物刺激或植入物移位,但钛弹性髓内钉系统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和功能治疗效果。

本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难题。保守治疗常常会导致诸如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而接骨板固定手术则会造成明显的组织破坏和可见的瘢痕。钛弹性髓内钉系统提供了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替代方案,旨在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并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合影像学结果和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旨在确定钛弹性髓内钉系统作为治疗此类骨折的一种更优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切蒂纳德医院对35名年龄在16至60岁之间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进行了描述性横断面研究,这些患者均接受了钛弹性髓内钉系统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功能结局,并拍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术中照片

一名22岁的男子患有左侧锁骨中段骨折(ROBINSON 2B1),接受TENS治疗

研究组的人口统计细节

结果:结果显示钛弹性髓内钉系统治疗效果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4.55个月,6个月后的平均Constant评分达到81.7分。并发症较少,包括感染、术中失血和内固定物刺激。钛弹性髓内钉系统证明了其作为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选择的价值,兼具美观和早期功能恢复的益处。

结论:本研究表明,钛弹性髓内钉系统是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实现更快的恢复、更好的功能结局、更少的并发症和更佳的美观效果,达到了评估钛弹性髓内钉系统有效性的目的。

原始出处:

R Manoj, Kumar;  E, Pradeep;  Dinesh Kumar, Sugananthan;Titanium Elastic Nail System for Middle One-Third Clavicle Fractures: Impact on Functional Recovery.J Orthop Case Rep 2025 Mar;15(3):275-280

上一篇: Eur J Orthop Surg Tr...

下一篇: 杭师大刘俊秋/西工大闫毅团队JACS: ...


 本站广告